看着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,谁都没想到7月24日会成为一个历史节点。当冯德莱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说出那句话的时候,全世界的政治家都明白了一件事——欧美这对搭档了几十年的老伙伴,真的要闹掰了。
"欧盟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,与跟美国的关系变坏无关。"这话听起来平平淡淡,可懂行的人都知道,这是在给美国下最后通牒。更狠的是,就在同一天,欧盟27个成员国像约好了似的,一致通过了那份930亿欧元的反制关税清单。930亿啊,这数字可不是开玩笑的,几乎把美国最赚钱的出口产品都给框进去了。
这事儿要从头说起。4月份的时候,欧盟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派谢夫乔维奇跑到华盛顿去谈判。两个小时的会谈,结果是什么?一地鸡毛。特朗普那边就像耍猴戏一样,今天承诺零关税,明天要10%,后天又狮子大开口要30%。欧盟这边被折腾得团团转,最后憋着气接受了15%的妥协。
可这还没完。特朗普4月2日那天,搞了个什么"解放日",宣布要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%的关税。听着挺威风,实际效果呢?美国富国银行的研究报告直接打脸——制造业回流?做梦去吧!劳动力成本高得离谱,工人短缺严重,移民增长还在放缓,这些现实问题摆在那儿,光喊口号管什么用?
冯德莱恩这个人挺有意思。平时看着温和得很,金发碧眼,笑容甜美,穿着精致的职业装,活脱脱一个欧洲贵妇的样子。可人家连续三年都是《富比士》全球最有权势女性第一名,这份量可不轻。从之前的"美国跟班"形象,到现在敢在北京公开表态支持中欧合作,这种180度大转弯说明了什么?说明欧盟真的忍无可忍了。
欧美这么多年的盟友关系,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,也不会轻易就散伙。可现在的问题是,美国越来越不把欧盟当朋友看待,动不动就挥舞关税大棒,完全是一副老大的架势。欧盟虽然一直在忍让,但谁的忍耐都有个限度。特朗普上台后,这种霸道作风变本加厉,欧洲人心里的火早就憋不住了。
8月7日这个日子现在变得格外重要。如果到那天美欧还是谈不拢,欧盟的反制措施就要正式启动了。这可不是做样子,而是真金白银的贸易战。到时候受伤的不光是两边的企业,全球经济都得跟着遭殃。
特朗普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。民调支持率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,选民对经济的不满声音越来越响。自从他搞了那个"解放日"关税政策,四项民调都显示他的支持率在下滑。道理很简单,关税最终还不是要老百姓来买单?东西贵了,日子难过了,谁还会投你的票?
冯德莱恩这次跑北京,某种意义上也是在给华盛顿传递信号。欧盟的选择可不止美国一个,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在那儿摆着。欧中加强贸易合作,对双方都是好事,凭什么非要看美国人的脸色?
这种变化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——美国的霸权地位正在被质疑。过去几十年,美国说东欧盟不敢往西,可现在时代不同了。欧盟也想要更多话语权,不愿意永远当小跟班。
从生意角度讲,欧盟和中国的贸易体量越来越大,合作潜力也越来越足。反观美欧之间,矛盾却在不断加深。特朗普那套"美国优先"的做法,说穿了就是自私自利,欧盟凭啥要为美国的算盘买单?
对中国来说,这当然是个难得的机会。欧盟主动示好,愿意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,这为中欧合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。当然,这种合作得是双赢的,不是简单的拉帮结派。
整个事件发展到今天,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贸易纠纷范畴,而是国际格局重新洗牌的一个信号。美国想继续当世界老大,可其他国家也不会永远忍受这种不平等待遇。欧盟这次的硬气表态,就是在告诉全世界——多极化的时代已经来了,谁也别想一家独大。
7月24日这个日子,肯定会被载入史册。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,而是因为它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启。欧美同盟的裂痕,可能真的再也补不上了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